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
根据河南省2025年高温津贴政策,日最高气温达到35℃以上、37℃以下时,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。若劳动者在符合条件的高温环境下工作(包括加班时段),用人单位需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。
一、高温津贴发放核心条件
适用场景
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,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℃以下(不含33℃)时,必须发放高温津贴。加班限制与例外
- 禁止加班情形:日最高气温达35℃以上、37℃以下时,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。
- 特殊情况处理:若因生产需要必须在高温时段加班(如抢险救灾等特殊行业),需同时满足两项要求:① 工作场所温度符合津贴发放标准;② 按规定足额支付高温津贴。
二、2025年河南高温津贴标准
项目 | 具体内容 |
---|---|
发放标准 | 每人每工作日15元(较2022年前标准提高5元/日) |
发放时间 | 6月至9月(共4个月,覆盖河南省高温集中时段) |
支付形式 | 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,纳入工资总额,不得用清凉饮料、防暑药品等实物替代。 |
工资关联性 | 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,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原有工资水平。 |
三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维权途径
特殊群体保护
-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,或在33℃以上工作场所作业。
-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,可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。
维权渠道
- 投诉举报: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津贴时,可拨打12333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。
- 证据留存:需保留高温天气工作记录(如考勤表、气温数据)、工资条等,作为维权依据。
高温津贴是劳动者在特殊环境下的合法权益,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温度监测、工时调整及津贴发放规定,劳动者也应增强权益意识,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