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工人、环卫工人、户外巡警、无空调公交车司机、炼钢工人等高温或露天作业岗位。
根据国家规定,青海西宁的高温津贴发放对象主要为在日最高气温≥35℃的露天环境或工作场所温度≥33℃条件下作业的劳动者。这类岗位通常具有明确的高温暴露特征,且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津贴以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。
一、高温津贴适用岗位范围
露天作业岗位
- 建筑工人:长期在无遮挡工地从事钢筋捆扎、混凝土浇筑等作业。
- 环卫工人:负责街道清扫、垃圾运输等户外暴露性工作。
- 户外巡警/交警:需在烈日下维持交通或巡逻执勤。
高温室内作业岗位
- 炼钢/铸造工人:车间温度常因熔炉设备超过33℃。
- 无空调公交车司机:驾驶室密闭且持续受阳光直射。
岗位类型 | 工作环境特征 | 温度阈值 | 典型职业举例 |
---|---|---|---|
露天作业 | 无遮挡、直接日晒 | ≥35℃(气温) | 建筑工、环卫工 |
高温室内作业 | 密闭空间、设备发热 | ≥33℃(场所温度) | 炼钢工、铸造工 |
二、津贴发放的核心条件
温度标准
- 露天作业以气象部门发布的日最高气温≥35℃为准。
- 室内作业需通过测温确认工作区域≥33℃且无法有效降温。
劳动保护措施
用人单位需提供防暑饮料、药品及轮岗休息制度,但不得以福利替代津贴。
青海西宁的高温津贴政策严格遵循国家规定,重点覆盖体力消耗大、热暴露风险高的岗位。劳动者若符合条件却未获津贴,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。用人单位需同步落实防暑降温措施,双重保障劳动者夏季作业安全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