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晚期内裤出现褐色分泌物,多提示存在陈旧性出血,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。常见原因包括先兆临产,此时子宫颈开始成熟,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引发少量出血,常伴随不规律宫缩;也可能是宫颈病变,如宫颈炎、宫颈息肉等导致的出血;此外,胎盘异常(如胎盘低置、胎盘早剥)也可能引起此类症状。出现褐色分泌物时,需结合是否有腹痛、宫缩频率等伴随症状综合判断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确保母婴安全。
1.先兆临产
妊娠37周后出现少量褐色分泌物,伴随不规律宫缩或下坠感,可能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生理现象。此时胎膜与子宫壁微小血管破裂可能导致出血,血液氧化后呈现褐色。建议家长记录宫缩频率,观察是否出现规律性腹痛或破水,无须过度干预但需做好入院准备。
2.宫颈病变
宫颈息肉、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病变在孕期因充血更易接触性出血。血液滞留阴道后氧化形成褐色分泌物,可能伴随同房后出血或检查后出血。可通过阴道镜评估病变性质,孕期通常选择保守观察,必要时行宫颈息肉摘除术。
3.胎盘异常
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或胎盘早剥初期可能表现为褐色分泌物。前者出血量少且无腹痛,后者可能迅速发展为鲜红色出血伴板状腹。超声检查可明确胎盘位置及剥离面,胎盘早剥需立即终止妊娠,边缘血窦破裂则需绝对卧床。
4.阴道炎症
细菌性阴道病、念珠菌性阴道炎等感染可能导致宫颈或阴道黏膜充血糜烂,出血混合分泌物后呈褐色。常伴随异味、瘙痒或豆渣样白带。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、甲硝唑阴道凝胶等局部用药,避免冲洗阴道破坏微环境。
5.凝血功能障碍
妊娠期凝血因子变化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,可能引起生殖道微小血管反复渗血。这类情况多伴有牙龈出血、皮下瘀斑等症状,需检测凝血四项、D-二聚体等指标,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干预。
孕晚期出现褐色分泌物需立即停止剧烈活动,避免性生活刺激。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纯棉内裤,观察分泌物量、颜色变化及胎动情况。若分泌物转为鲜红色、出现腹痛或胎动异常,应立即就医。建议准备待产包并保持通讯畅通,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