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人每天15-23元
广元市2025年执行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5-23元,适用于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℃以下的劳动者。该标准自2024年8月起实施,有效期5年,旨在补偿高温环境下的额外劳动消耗,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替代津贴。
一、高温津贴政策与健康保障
政策依据
- 法定性质: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,是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规定的强制性待遇,用人单位需通过集体协商明确发放岗位。
- 广元标准:根据四川省调整,广元市结合实际将津贴定为15-23元/天,高于省内部分城市(如遂宁18元/天),但低于南充、达州等地的20元/天。
健康防护配套措施
- 防暑降温责任:用人单位需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、药品,并配备通风或降温设备,确保作业环境安全。
- 特殊群体保护:禁止安排孕妇、未成年工在35℃以上露天或33℃以上室内环境作业。
二、高温作业对健康的危害
短期健康风险
- 中暑:体温调节失衡可能导致头晕、恶心,严重时引发热射病(体温超40℃伴昏迷),需立即救治。
- 水电解质紊乱: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易致脱水、肌肉痉挛,甚至肾功能负担加重。
长期健康影响
- 心血管疾病:高温环境下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增加心绞痛等发病风险。
- 慢性病恶化:原有呼吸系统或肾脏疾病患者症状可能加重。
三、高温环境下的健康防护建议
个人防护措施
- 穿戴与补水:选择浅色透气工作服,每15-20分钟补充含盐饮品100-200毫升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。
- 饮食调整:多摄入西瓜、橙子等富钾食物,减少高脂辛辣饮食。
用人单位责任
- 时间管理:日最高气温达40℃时停止露天作业,37℃-40℃时段限工作6小时且避开午间3小时。
- 应急准备:配备中暑急救箱(含冰袋、藿香正气水等),定期组织健康检查。
高温津贴不仅是经济补偿,更是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。劳动者需关注自身状态,用人单位应严格落实政策,共同应对高温健康风险,确保安全度夏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