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元/月,7-9月发放,35℃以上露天或33℃以上室内作业可领
辽宁大连高温补贴2025政策明确,在7月至9月期间,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℃以上露天工作,或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℃以下的,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,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。高温津贴需以货币形式发放,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,且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,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工或缩短工时而降低劳动者工资。政策对高温作业时间、特殊人群保护及健康防护措施均作出详细规定,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。
一、高温补贴政策背景与适用范围
政策背景
近年来,辽宁大连夏季高温天气频发,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构成威胁。为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及国家防暑降温相关法规,辽宁省及大连市相继出台政策,强化高温补贴发放与高温作业劳动保护,确保劳动者在极端天气下的健康与安全。适用人群
高温补贴适用于用人单位在7-9月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情形,包括日最高气温35℃以上的露天作业,以及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℃以下的室内高温作业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外卖员、快递员等也被纳入保护范围,平台企业需给予适当补贴并调整作业时间。行业覆盖
政策覆盖建筑、物流、交通等重点行业,以及环卫、快递、外卖等户外劳动者密集领域。各类企业、个体经济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均须严格执行,确保高温补贴政策惠及所有符合条件的劳动者。
二、高温补贴标准与发放
补贴金额
大连市规定,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每人每月可领取高温补贴200元,而辽宁省其他地区标准为每天6-12元,最高每月372元。补贴金额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,纳入工资总额,不得以实物或防暑降温饮料充抵。发放时间
大连市的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7月至9月,与辽宁省统一要求一致。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正常出勤即可享受,未全勤者按实际出勤天数折算发放。发放方式
高温补贴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发放,不得以有价证券或实物替代。用人单位需将补贴纳入工资总额,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,且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,确保劳动者实际收入不受影响。
表:不同温度区间作业时间限制对比
日最高气温 | 作业限制 | 特殊要求 |
---|---|---|
40℃以上 | 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| 全天禁止户外劳动 |
37℃-40℃ | 室外露天作业累计不超过6小时 | 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|
35℃-37℃ | 采取换班轮休,缩短连续作业时间 | 不得安排室外露天加班 |
三、高温补贴与健康保障
高温作业健康风险
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易引发中暑、热射病、脱水等健康问题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高温作业还易导致疲劳、注意力下降,增加安全事故风险。孕妇、未成年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劳动者风险更高,需重点防护。健康防护措施
用人单位需配备防暑降温设备,提供防护用品、清凉饮料及急救药品,设立休息场所。高温天气下应合理调整工时,减轻劳动强度,开展职业健康培训,普及中暑急救知识。新业态企业需通过延长配送时限、减轻劳动强度等方式保护户外劳动者。相关权益保障
劳动者享有高温补贴、合理工时、健康防护等权益,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工或缩短工时降低工资。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止在35℃以上露天作业及33℃以上室内作业。劳动者可通过12333热线或劳动保障维权机构投诉举报违法行为。
表:不同行业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对比
行业 | 补贴标准(大连市) | 发放时间 | 健康防护要求 |
---|---|---|---|
建筑 | 200元/月 | 7-9月 | 配备降温设备、防暑药品、轮休制度 |
物流/交通 | 200元/月 | 7-9月 | 缩短连续作业时间、提供防护用品 |
快递/外卖 | 200元/月 | 7-9月 | 延长配送时限、减轻劳动强度 |
环卫 | 200元/月 | 7-9月 | 高温时段调整作业、配备清凉饮料 |
辽宁大连高温补贴2025政策通过明确补贴标准、规范发放流程、强化健康防护,为高温作业劳动者提供了全方位保障,既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,也有助于提升生产安全与社会和谐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