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
根据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,用人单位必须以现金形式发放高温津贴,饮料不能替代货币补贴。四川资阳地区高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2元至18元,需通过银行转账或工资发放,企业不得以实物形式抵扣。
政策法规与发放要求
法定支付形式
-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范畴,必须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。
- 根据《办法》第九条,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物品只能作为额外福利,不能冲抵津贴。
地方执行标准
- 四川省高温补贴按天计算,连续高温天气下(日最高气温≥35℃),每人每天不低于12元。
- 资阳市执行省级标准,高温作业人员补贴上浮至18元/天,具体金额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。
企业常见误区与合规建议
误区解析
- “饮料+现金”组合发放:部分企业认为提供饮品后降低现金补贴,但此行为违法,需全额支付法定金额。
- 以“防暑物资”替代津贴:如发放药品、风扇等实物,仍需同步支付现金补贴。
合规操作指南
- 明确告知条款: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注明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及方式。
- 留存发放记录:通过银行流水或工资条证明现金发放,避免争议。
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申诉途径
维权依据
- 依据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》,劳动者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未依法支付津贴的行为。
- 工会组织可介入调解,要求企业补发差额并整改制度。
争议处理流程
- 协商阶段:与企业HR部门沟通,引用政策条款要求合规发放。
- 仲裁申请:若协商无果,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材料,主张经济补偿。
对比分析:实物与现金补贴的差异
对比维度 | 现金补贴 | 饮料/实物 |
---|---|---|
法律效力 | 必须强制发放 | 可选福利,不可抵扣津贴 |
税务处理 | 计入工资总额,依法纳税 | 属于职工福利费,限额扣除 |
劳动者选择权 | 直接支配资金,满足多样化需求 | 受限于企业指定物品类型 |
争议风险 | 几乎无争议 | 易引发“实物折价不足”纠纷 |
高温津贴制度的核心在于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,企业需严格遵守货币支付原则,而劳动者应主动了解政策,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。合规发放不仅体现社会责任,更能减少劳资矛盾,促进职场和谐。
精彩评论